回眸

发布时间:2025-05-12 04:56

6年前的今天(2018年3月23日),“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颁奖典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弥曼获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弥曼为解开四足动物起源的谜团,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挖掘了不少脊椎动物演化史上鱼类家族的故事。


张弥曼,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英国林奈学会会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比较形态学、古鱼类学、中-新生代地层、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及生物进化论研究。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与古生物学“先结婚后恋爱”

1936年4月,张弥曼出生于南京,后随父母辗转江西。小时候,父亲在医学院工作,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树立了当医生的理想。

然而,1953年,张弥曼却响应国家号召,报考了当时的北京地质学院。一年后,国家选派学生赴苏联留学,张弥曼幸运入选。

“1955 年,我们十几位同学被分到莫斯科大学古生物学专业学习。至于古生物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当时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张弥曼说 :“这是一个 historical accident(历史偶然)。”

虽然当时张弥曼对古生物学一无所知,却带着一颗求真求实的心,走进了古生物学领域,越来越发现这个领域非常有意思,便坚持下来直到今天。


野外考察团队中张弥曼(中排右六)是唯一女性

自达尔文时代以来,大多数人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是由水中脊椎动物鱼类逐步进化过来的。但3.8亿年前到底是哪条鱼登上陆地,成为了四足动物的祖先呢?张弥曼从事的研究,正是试图解答这个争论不休的起源之谜。

1965年,张弥曼前往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学习。为了揭开四足动物祖先的“身世之谜”,张弥曼对自己的化石标本进行了连续磨片。那段时间,她每天晚上只能睡四五个小时,经过持续两年的艰辛劳动,这件长度只有大约28毫米的化石,被转换成了540多张厚度不到1毫米的蜡模。

当这些蜡模被叠加起来的时候,张弥曼看到了一个震撼古生物学界的事实。

按照当时的分类方法,先驱杨氏鱼被归入总鳍鱼类,瑞典的古生物学家们认为,它应该有一对内鼻孔,那是鱼类“登陆”时学会呼吸的关键构造。但张弥曼仔细观察了蜡模,却没有找到内鼻孔。


张弥曼(右五)在瑞典进修期间与老师和同学合影

于是,张弥曼开始重新思考内鼻孔的起源问题。可以说,如果先驱杨氏鱼确实属于总鳍鱼类,那么她的这项发现就严重动摇了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地位,“足以改变古生物学的教科书”。

此后,全球古生物学界围绕张弥曼的工作对四足动物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到1995年古生物学界普遍认同了张弥曼的观点,认定肉鳍鱼类起源的中心地区不是欧洲和北美,而是中国云南曲靖,这一权威结论还被写进了教科书。


张弥曼向记者展示鱼化石


张弥曼在吉林松原开展野外勘察

把学术“金矿”慷慨地交给年轻人


张弥曼认为: “没有我挡在前头, 年轻人就能得到最好的化石, 没有顾虑地更快上一线, 支撑起古鱼类学科的发展。 ” 她 将自己做了很长时间的泥盆纪鱼类研究,交到了年轻人朱敏手上,自己则转向了新生代鱼类研究 。 很快,在她的支持下,年轻人就有了成绩。 2009年,朱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成果——梦幻鬼鱼。 长着鲨鱼的棘刺、青鱼的脸颊、肺鱼的脑袋……这条原始鱼类的发现,改写了一些生物进化史上的推论,它“如梦幻般出现”,在国际古生物界不啻一声“惊雷”,引起了极大关注。 2006年,张弥曼70岁之际,朱敏将自己当时的一项重要发现命名为“晨晓弥曼鱼”。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张弥曼的付出值得被看到,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张弥曼院士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词称:“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一朝被公众熟知。

可不为人知的是,张弥曼院士平均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在外边。有时候就张院士一位女性跟三四十个男同志一起在外边跑。附近老乡一开始甚至都搞不清楚短发的张弥曼院士的性别。 几十天才能洗一次澡是常态,张院士经常带着一身虱子。 染了虱子的衣服就丢进做饭的大锅煮一煮消毒,再把锅洗洗接着做饭。 除了生活的艰 苦,工作过程也十分消耗身体。

长时间对化石进行磨片、修复等工作,张弥曼院士的十根手指只有一两根有指纹,其余几根手指的指纹都在日复一日磨石头的动作中被磨掉了,眼睛也患上了黄斑变性。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 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女性科学家的身影弥足珍贵,她们努力前行的每一个足印,脚尖都朝着梦想的方向。

参考资料:

1.中国科普网.科星熠熠 | 张弥曼:再苦再累,心中只有古鱼化石

2.北京科协.万古寻证 探索起源 北京市科协×北京卫视《大先生》第二季古鱼类学家朱敏 一凿一斧之间人类起源

3.北京科协.《大先生》第二季 张弥曼院士&朱敏院士万古寻证

4.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大美·中国女科学家 | 张弥曼:追寻“从鱼到人”的证据

5.温州商学院党员之家.以风雪沧桑,鉴中华之光 | 张弥曼:追寻“从鱼到人”的证据

制作:北京市科协融媒体中心

记者:赖天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回眸 https://m.mxgxt.com/news/view/1136467

相关内容

热巴撑伞回眸 在这一刻 “回眸一笑百媚生”具象化了
“向前看,勿回眸”
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你回眸娇媚,眼含笑意
刘宇宁宁远舟回眸对望
那些惊艳人的回眸杀,好绝!
这回眸 一整个硬控住 任嘉伦
“含泪回眸” 人生镜头又又又+1
刘宇宁与宁远舟回眸对视(重发)
初见你回眸一笑,心中漾起涟漪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