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报告发布:《2020年互联网舆情形势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05-08 09:37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2020年互联网舆情形势分析与展望》(下称报告),报告从数据维度分析了今年以来的热点舆情,并指出,今年的舆情形势呈现出与疫情交织的特点,各方多措并举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各领域回到正轨并谋求创新发展。下阶段,全球局势波云诡谲,大国博弈向舆论场延伸,疫情不确定性及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持续拨动舆论。

数读热点舆情:公共卫生牵动舆论神经

今年1-8月,全国舆情数据高位运行。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对全国热点事件分析计算,以2020年1月至8月的500个热点事件为样本,算出了每月热度排名前五的事件。

从月度热点事件看,舆情与疫情交织的特点明显。1月,全国疫情防控形式严峻,“武汉暂时关闭离汉通道”成为目前舆情热度最高的事件。2月,各地区、各部门携手“抗疫”,多措并举获认可。3月,疫情防控效果显现,舆论目光投向复工复产情况。4月,非疫情的社会热点事件开始升温,舆论场再现丰富多元态势。5月,全国两会相关消息获广泛关注,政务法治类舆情走高。6月,北京出现“新发地关联疫情”,“地摊经济”话题,疫情防控常态化再受关注。7月,长江流域汛情令舆论担忧,病毒通过冷链传播的风险引发讨论;8月,舆论热议“餐饮浪费”问题,疫苗攻关捷报频传。

从领域看,公共卫生成为舆论最关心的内容,涉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居于高位。教科文体领域紧随其后,5G、大数据、云计算等内容备受关注,新兴科技日渐成为大众话题。经济发展类居第三位。

图:2020年1-8月全国热点事件领域分布(数据来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从地域看,北京、上海、湖北居全国舆情信息总量前三位。北京话题度较高,各项政策措施颇受媒体与网民关注,信息总量遥遥领先。上海经济复苏发展、创新探索等情况获较多关注。湖北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舆情信息量较高。

图:2020年1-8月全国地域舆情信息总量排行TOP10(数据来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把脉舆情特点:经济社会民生焦点多变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的舆情态势有7个方面的特点:主流舆论聚心“战疫”,民生焦点形成阶段性舆情热点;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压力,多措并举提振舆论信心;政策法规吸引舆论聚焦,热点案件处置获得好评;脱贫攻坚战舆论氛围浓厚,自媒体贴贫困标签引流量,突发事件增加焦虑情绪,公共安全成为舆论热点;科技创新作用更加凸显,教育文化发展备受关注;短视频发展催生新格局,女性话题敏感度升高。

研判舆情趋势:积极应对挑战与机遇

在对2020年1月至8月舆情热点的分析基础之上,报告对未来舆情形势做出研判与展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种变化正在加速。全球局势风云变幻,舆论交锋中见大国博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尤为重要;坚持开放创新,在变局中寻求新发展机遇依然可期。

同时,疫情期间各界对“线上”与“实体”的认识有所变化,今后,自主核心技术、科技成果、产业链水平等话题,将受到舆论持续性、常态化的关注。随着新业态、新科技的强劲增长,广泛应用前沿科技、充分凝聚舆论共识的机制也将在发展变革中走向规范。

最后,报告指出,在2020年多重不稳定因素共同作用下,局部出现的社会心理安全感缺失受到重视,各方需着眼长远进行布局,面对疫情带来的改变,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具备敏锐风险感知能力的同时,还需紧抓舆论导向,重视提升社会安全感。更多关注“显舆论”与“潜舆论”背后的网络民意,对网络舆论传播的环节、质量、流向、流量和导向等各环节监管调节,培养积极向上的舆论风向,勾画新阶段的发展蓝图,凝心聚力应对疫情不确定性及复杂环境带来的变化。

来源:人民网

网址:重磅报告发布:《2020年互联网舆情形势分析与展望》 https://m.mxgxt.com/news/view/1054103

相关内容

舆情报告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范文
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互联网 ”时代泛娱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与思考
《2020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重磅发布
2021年上半年企业重大舆情分析报告
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模板
网络舆情分析报告(13页)
中国舆情分析报告.ppt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