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前,小李与小王酣战拳皇。只见小李操作的角色草薙京先打出一招“百十四式·荒咬”,接连配合“百二十七式·八锖”以及“外式·砌穿”,成功KO小王。请问小李的真实身份可能是
A.车间工人
B.育儿嫂
C.轮博女工
如果你的选择是C,恭喜你答对了。
轮博女工,一个拥有神秘力量的群体,经过央视关于“数据造假”的报道后浮出水面。
2018年8月,蔡徐坤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新歌的宣传视频,该微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上亿的转发、点赞。据统计,微博总用户共3亿多,即1/3的用户参与了微博的互动。异常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数据造假”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2019年2月,央视以报道“惊人数据的秘密”点名批评当前明星刷数据、流量造假等行为,3月,专门承接给“流量明星”刷流量的业务的APP——“星援”被查封。
粉丝为何要刷数据、流量意味着什么、粉丝与明星之间是何种关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探索明星流量背后的故事。
从“发短信”到“点赞评论转发”一条龙
“轮博”,饭圈术语,顾名思义就是轮番发微博,指的是粉丝疯狂转发与偶像相关的微博,以达到流量数据飞速上涨的效果。
粉丝为明星打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2005年,《超级女声》风靡全国,直接造就了“玉米”“笔亲”“凉粉”“盒饭”等庞大的粉丝群体产生。通过全民短信投票等方式,粉丝积极地去做各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应援来为自己偶像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曝光度。
而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网络节目异军突起,以《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为例更是开通了网络投票的方式,为粉丝提供了追星平台,粉丝不再是造星产业被动收编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的生产者。通过社交网络聚集,粉丝不受空间、时间、地域影响,形成纪律严明、分工明确、行动力极强的社群。
数据——来自粉丝的“礼物”
数据似乎是粉丝能够送出的“最大礼物”。
2014年,鹿晗转发自曼彻斯特联队球迷俱乐部的微博共获得了13,163,859条评论,创造了世界上首条评论最多的博文的纪录称号;2015年,吉尼斯世界纪录正式宣布鹿晗于2012年转发的一条微博共获得了100,252,605条评论,刷新了他本人创造的纪录;2016年,他以2.3亿元的身价登上了中国90后富豪榜;2017年,他击败了在娱乐圈经营多年的范冰冰、杨幂等人,拿下了明星商业价值榜的第一。
无独有偶,2018年11月,吴亦凡发布新专辑,为了给他一份生日大礼,粉丝们众筹将他的新歌刷上了欧美iTunes榜单,力压欧美包括爱莉安娜·格兰德和Lady Gaga等一众巨星。
2014年,王俊凯发布了一条15岁生日微博,成为史上第一条转发破亿的微博;2016年8月,王俊凯一条发布单曲的微博转发量再破亿;2016年9月,王俊凯17岁生日微博第三次转发破亿。
微博博主@卢诗翰 以吴京的微博转发量和点赞量为坐标系,盘点微博各行业大V后发现,综艺一哥湖南卫视仅有0.025京,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在1~2京左右,“国民老公”王思聪为15京,“锦鲤少女”杨超越达48京,而蔡徐坤等艺人的微博转发动辄500京。
数据来源:微博博主@卢诗翰
注释
以吴京为参照系建立坐标轴,选择其在2019年2月18日(流浪地球热度较高)时候,吴京所发的微博转发量为2,009,点赞量为29,192。作者以2,000作为自变量设为“一京”。
在2018-2019中国文娱金数据盛典公布的数据中,娱乐圈无效声量在2017年已经达到了61%,在2018年飙升至64%。其中,蔡徐坤作为顶级流量艺人无效数据达到了73%,由11%的用户数量形成。在全部的声量中,有效声量占27%,由89%的庞大粉丝群贡献,其中铁杆粉丝贡献的声量只占4%。
注释
所谓声量,意为声音的响度或强度,音量。在传播领域,常被用来描述与衡量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大小。广义的指标包含阅读量、点击量、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收藏数等。
在央视公布的一组数据中,当前娱乐圈相当一部分艺人都存在着“数据造假”的作弊行为,明星粉丝数量“脱水后”仅占页面显示粉丝数量的1%-12%不等。
数据来源:央视网
流量意味什么
流量明星是近年来影视行业兴起的一个热门概念,主要指那些因为在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中享有超高人气和大批粉丝、能够吸引网络流量、备受市场追捧、占据一线商业资源的演艺明星。
“流量明星”是市场、粉丝、明星三者合力创造的结果。在市场上,获利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市场更在乎一个明星能够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而非社会效益。对明星“带货能力”的评估正是市场重视明星经济效益的有力证明。
目前,中国本土的粉丝群体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强,话语权越来越大,能够深度参与到明星形象运营的商业活动之中。明星需要流量数据来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从而获得更多参加演艺活动的机会。粉丝则是为了让自己的偶像持续走红,使尽浑身解数为其冲销量、刷票房、造声势提升明星话题度,营造明星高知名度的假象;通过“好看”的数据,向相关品牌方展示明星的影响力,提高明星的市场指标。
01
市场“唯流量论”
在粉丝经济时代下,粉丝对明星的爱,能够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市场在选择明星时,对明星的评估维度放在明星的个人影响力上,常常只从明星的粉丝数量,明星推广某产品的转发量而来评价明星,认为某一部作品或某个艺人的受众关注度和其市场潜力、商业价值成正向关系,又在流量数据的量化指标误导下,陷入“唯流量论”的漩涡之中。
02
经纪公司“短期红利”
在目前市场追求眼球,粉丝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明星及其公司也会更加注重数据对自己的加持。尤其是在尝到流量的甜头之后,明星不再注重业务水平的修炼,经济公司不再注重品牌的塑造,反而更加看重自己的数据,这样就会造成数据造假的恶性循环。市场的“唯流量论”魔咒一日不解除,即使没有粉丝“用爱发电”,经纪公司也会想尽各种办法把自己的数据做得“体面漂亮”。
03
明星对数据幻象的追逐
流量造假与明星也脱不了干系。除了市场原因,庞大的流量数据也带给明星受人追捧膜拜的“数据幻像”。虽然目前并无证据证明明星直接参与数据造假行为,但部分明星及其团队在与粉丝的日常互动中,往往会利用粉丝支持偶像心切的心情,采用如“就差多少票就能获得第一名”的话语刺激粉丝支持偶像。
04
粉丝身份认同需求
粉丝的身份认同分为个体身份认同以及社群身份认同。
过去是电视播什么受众就喜欢什么明星,而现在是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明星,平台就会输出什么样的明星。随之而来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过去粉丝对偶像是仰望,现在粉丝不仅可以见证偶像蜕变,更多是与之共同成长,在偶像成长和圆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为偶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网络的无界性使得网络中原子化的粉丝个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群体。这种聚集,消除了他们的孤独感,给予他们一种“家”的感觉,获得归属感。粉丝每一次应援活动都激起发自内心的主体意识以及对于家园的捍卫意识,激发了粉丝打数据的欲望。此外,组织化的群体聚集,严密的群体分工会强化群体意识,带来群体压力。群体中的个体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留在群体当中的渴望,不得不坚守群体意识,按照群体规则做事。所以当“数据即价值”成为群体意识时,群体当中的每个个体都会对数据展开追求。
05
拟亲密关系的不良互动
新媒体时代,在技术的帮助下,参与者的虚拟在场代替了物理空间的同时在场,以往被边缘化的粉丝群体与明星互动的愿望得以实现。粉丝与明星在互动中建立起“拟态亲密关系”,粉丝也在互动关系中完成了身份建构 ,并希望通过操控流量,进一步获得身份认同。本质上,在粉丝主导下的操控明星流量行为是一种粉丝与明星的一种不良互动方式,是缺乏社会认同的粉丝还未找到符合新媒体时代背景的互动方式的表现。
06
随着《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两档节目为偶像行业打开了系统性的机会,作为产业链的一个环节,粉丝平台也受到了市场和资本的更多关注。目前,国内粉丝群体的迅速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刺激着粉丝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理论上,粉丝平台面对的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旺盛消费需求的市场。以Owhat、爱豆、超级星饭团、星小班为代表,粉丝平台为粉丝提供偶像内容、打榜、应援等方面的需求。但由于不掌握艺人、内容团队等核心生产资料的粉丝平台始终不能摆脱自身的尴尬位置。在强烈的工具属性下,部分粉丝平台铤而走险,走“星援”的路。
结语
星援APP被端后的一星期,虎嗅网发表文章《星援App消失一周,流量数据造假并未停止》。对粉丝来说,星援只是一个辅助刷流量的工具,而非任务的终结。无论是手动切换账号刷数据,还是另投其他刷流量APP的怀抱,“轮博女工”未曾失业。
一个“星援”倒下了,还有千千万万个“星援”会诞生。真正要改变娱乐圈数据造假的蔚然成风的现象,还是要从根源抓起,改变市场“唯流量论”“唯数据论”的规则,还互联网一片清净之地。
(向上滑动启阅)
参考文献:
[1]新京报传媒研究. “星援”是谁?粉丝疯狂刷量图的是什么?[N]. 2019年6月18日
https://mp.weixin.qq.com/s/drGaYXr_YSjWzioDAKFNhw
[2]郝继. 星援App消失一周,流量数据造假并未停止[N]. 2019年6月17日
https://mp.weixin.qq.com/s/tEPHPPgoSaWaP5-K6JMv1g
[3]全媒派. 动辄集资上千万,这些饭圈App如何让粉丝心甘情愿地掏钱?[N]. 2019年6月8日 https://mp.weixin.qq.com/s/v_9iraRiK5UICUv-9IeXNA
[4]AI财经社. 流量明星消亡史:留给鹿晗、吴亦凡的时间不多了[N]. 2018年11月14日
https://mp.weixin.qq.com/s/6hdYT1X3nDlhf8H4d8Sj_Q
[5]陆鹏鹏. 流量明星,“虚京”一场[N]. 2019年2月27日
https://mp.weixin.qq.com/s/BdfpN6lMyIkAop5ZIP2d9g
[6]何瑫,卫诗婕,石书蕴,郭锴莹,符夏菁. 每个帝国都有它的秘密——鹿晗的粉丝帝国[N]. 2017年10月9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0755075810753771&wfr=spider&for=pc
[7]卢诗翰. 刷数据时代:不刷到500京,都不好意思打招呼[N]. 2019年2月24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43298683730922
[8]腾讯. 2018腾讯娱乐白皮书·明星篇:偶像工业新革命[R]. 2019年01月17日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23332.html
[9]今日头条. 2018今日头条娱乐白皮书[R]. 2018年12月24日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1077.html
[10]杨思宇,刘鸣筝. 粉丝文化研究简史:历史脉络、理论梳理与趋势探析[J]. 传媒观察, 2019 (06):23-31
[11]李昱雯. 明星流量造假:粉丝主导的不良互动模式与转型路径[J]. 新媒体研究,2019(08):78-82
[12]吕鹏,张原. 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 青年现象,2019(05):64-72
文字/排版:李青彤
审核:熊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