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张亚东:第一次听摇滚乐像初恋一样,希望能真正迎来“乐队的夏天”

发布时间:2025-05-07 18:52

对于普通乐迷来说,张亚东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但除了金牌音乐制作人的名号,和他制作过的那些专辑,我们对他知之甚少。《乐队的夏天》播出后,让我们对这位儒雅大叔多了更多的了解,他对音乐的态度、温柔而严谨的说话方式,让他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第一次走进张亚东的工作室时,我们怀疑到了一个乐器店:整个屋子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乐器,甚至有不少冷门打击乐器。而他们不是简单的陈列品,可以看到他们都有被使用的痕迹。作为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即使有了如今的行业地位,也一直在学习、探索各种编曲的可能性。他每天都会练习贝斯和架子鼓,在等待我们架设拍摄器材时,他也一直在练习鼓,重复着一些乍一听简单却有微妙变化的节奏,并不时停下记录。

张亚东是一个避世的人,“哪儿人多我躲开,甭说音乐节,吃个饭都会找个人少的地方。”而避世的人总会有些忧郁、寡言,然而当聊到音乐时,不管坐在他对面的是内行还是外行,这位50岁的帅大叔仿佛变了一个人,用这个年龄的人才有的说话方式,温柔地叙述他的感受和情感,严谨而真诚。作为华语乐坛兴衰的参与人和见证人,张亚东对如今的音乐环境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他认为观众在欣赏音乐这件事情上口味过于单一,而大多数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也玩起了套路,流于表面缺乏内核,“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创作确实要初级些,差一些,因为门槛太低。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过程。喜欢玩音乐的人越多越好。玩着玩着,就会不同,就会有好东西出来。现在就算是神曲,我也不排斥。”

采访实录

网易娱乐:您有比较喜欢哪个乐队吗?

张亚东:崔健、唐朝…最近乐队夏天里的痛仰、新裤子、click#15… 太多了。

网易娱乐:您觉得一个好的乐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亚东:首先要有好的创作能力,要有金曲。还有一些能够成为乐队灵魂的因素,比如某个乐手的演奏方式,但我觉得能明显与其它乐队区别开来的就是主唱的声音。所以,有一个好的主唱是重要的。

网易娱乐:对于一个乐队来说,乐手技巧和整个乐队创作能力哪个更重要?

张亚东:写一首歌的愿望是感性的,而技巧是你的工具。感性和理性需要一个恰当的平衡,然后我们可以更倾向内心的情感而创作,缺一不可。

网易娱乐:您觉得玩过乐队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特质?

张亚东:桀骜不驯的特质吧,我们小时候都有过玩乐队的念头,想要构建我们的乌托邦。从家人和学校对你的期望中逃出来喘口气,找一个特别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觉得年轻人做乐队非常好,要与众不同、要知道我们潜力无穷。音乐是可以改变人的。

网易娱乐:乐队通常成立的初衷是什么?有些乐队可能是为了谈恋爱?

张亚东:所有乐队都喜欢这个。所有年轻人都喜欢这个,谈恋爱是生活里最重要的部分吧。你组不组队,弹不弹吉他也都没闲着。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只要拿起吉他,就很难再放下了,这本身就是恋爱,音乐最终能成为你最好的倾诉对象,你的避难所。

网易娱乐:为什么很多乐队玩着玩着最后都解散了?您觉得有什么样的原因?

张亚东:乐队解散,可能由于观念不合,或是迫于生活压力,或是“分赃不均”……最有意思的是,做不成功会解散,太成功了也会解散。基本上我觉得乐队这个形式就是要把这些奇奇怪怪的人组合在一起,这本来就有难度,所以也是它的魅力所在,甚至连乐队解散都是一种魅力,有一个个说不完的故事。

网易娱乐:现在大部分乐队还有生活都着落不了然后被迫解散的窘境吗?

张亚东:多的是。我身边有好多队,都是今天换一个吉他、明天换一个鼓手,生存不易。“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也是希望能够给乐队一个好的平台展示自己,能够带来更多的演出机会。问题是当有一个机会来临的时候,你不能通过12期的节目展示出最好的作品,向观众展示出你的个性和最好的状态并记住你。这就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你自认你的创作是属于小众的,那就很难变成大众可接受的,因为你提前就预设了一道屏障。你不会获得你要的,观众也不会获得他要的。那些想要和大家打成一片的歌曲,慢慢地丧失独立精神,就都变成了套路。汪峰写了《北京北京》,获得成功。之后大家就跟着写《成都成都》、《西安西安》……好多商业上成功的歌曲模式后面都跟着一票模仿者,不厌其烦。一团和气抄来抄去,这有什么意义!一首可被预见的歌词和旋律,多无聊。

网易娱乐:很多乐队创作的歌曲一直火不了,被流行歌手唱了之后就突然火了,您怎么看?

张亚东:这不是乐队的问题,他们的歌是好歌,只是没能获得更多的平台或者展示自己的机会。我觉得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听歌的人在欣赏音乐这件事情上更偏重于欣赏明星,这个真的是没办法。大家好像只接受某一种形式的表演,不愿意尝试去听一些不同的东西。这个也是比较大的问题。

网易娱乐:现在有公司组乐队的方式是选拔练习生,挑出主唱、鼓手组合在一起,您怎么看待?

张亚东:我个人不觉得有问题,都挺好。只不过以这种方式组合会略微有一点刻意,因为乐队其实需要更自然。自然就包含有不完美的地方或者不协调的地方,这个才是乐队的美,很有意思。可是乐队如果是以身高、长相,这样的标准来组会倒不如直接组一个偶像组合更合适,一起唱跳,赏心悦目,多好。个人认为乐队就该是有冲突的,能量更大。如果有唱片公司想要做这样的偶像乐队,我觉得千万不要打压他们的性格。本是为了逃脱“校园”组队,结果落入了另一所“校园”。

网易娱乐:乐队文化和偶像文化可能有一些矛盾,比如说玩乐队的瞧不起idol,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张亚东:很正常,有很多乐队的创作动力来源就是反流行的。他们不喜欢模式化的主流音乐,商业操作,和歌迷之间那种其乐融融的气氛,更愿意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对流行文化的戏虐。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好玩的是有很多自认为小众的乐队和艺人在被大众市场接受那刻,崩溃了,有一种自己终于成为了自己讨厌的人的荒谬感。现在这种冲突好像越来越少,为了共同的目标,乐队和流行音乐之间已可以和睦共处。但是我觉得,乐队内心还是会有一个希望他不同于、区别于大众化的愿望。

网易娱乐:很多粉丝怕自己喜欢的乐队过于大众,以后就抢不到票了,您怎么看粉丝这种心态?

张亚东:这特别可爱,有的人就不喜欢随大流。大家都喜欢,我就不喜欢了,就要找那个比较特别的东西。可另一面是乐队也需要生存,多一些人支持不是更好吗?

网易娱乐:您觉得乐队在国内有过黄金年代吗?

张亚东:当然有。80年代末90年代初,确实是乐队黄金年代。第一次听到摇滚乐所带来的冲击,太强烈,太震撼。和初恋一样。最初总是那么好。就像我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觉得自己要飞起来的那种感觉,现在已荡然无存。那时候精神太匮乏了,什么都没有。

一无所有,物质不用说,在精神上可以给你一些冲击的东西都不是很多。所以你知道,那种拿起吉他,拨一下就会醉,都不用弹成旋律的开心。每一个人都会在那个时候充满激情,有太多要说的话。到目前为止我一直都忘不了那个时候听过的歌,比如说崔健《花房姑娘》,唐朝《飞翔鸟》,Dire Straits,the Beatles,Pink Floyd……它们真正的影响改变了我的生活。

网易娱乐:很多人怀念那个时期,甚至觉得年轻一代的乐队创作力下降,您认同吗?

张亚东:我个人感觉这个时代的多数创作确实要差一些,技术上变更好,但没什么内容。也许是我老了,跟不上年轻人的思路吧,他们比我们那个时代的人有更多复杂的问题要面对。不用急着未老先衰,各玩各的,挺好。

网易娱乐:现在整个乐队文化在其他音乐类型和偶像产业流量至上的冲击下,是不是也倒退了?那时候崔健一出来,魔岩三杰一出来,好多年轻人都会去学吉他、组乐队玩,现在是不是年轻人没有这个氛围?

张亚东:就是获得东西太便利了,我们那时候不懂,什么都没见过。求知欲强。而现在的好多孩子要什么都有,反而没什么欲望去练习。而且在数字时代,做音乐变的那么容易,你可以用一部电脑轻易获得那么多的预置灵感、那么多别人现成准备好的东西。事实上就像罐头一样,你吃这个简单,不用做特别多练习就可以达到目的,谁还愿意傻乎乎的按部就班?

网易娱乐:乐队文化在国内也发展了30年了,您觉得它现在处于什么阶段?

张亚东:除了少数乐队,多数还是在一个模仿阶段,有点儿太漫长了。哈哈哈。

网易娱乐:您觉得国内的乐队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差距?

张亚东:我觉得技术上包括器材上,所有外在东西越来越少的差距。现在国内技术好视野开阔的年轻人非常多。可是歌最终还是得来自你心里,是什么驱动你做音乐的那个能量比较重要。最后拼的都还是那个。没文化不行。风格、技术都只是手段,技术会让人赞叹,但不一定能打动人心。心灵只能你自己去修炼了,而且我们看不见那个东西,你只能透过你的作品表述,准确的表达并被别人感知到的那个能力,是需要磨练的。

网易娱乐:您觉得这个节目播出后乐队的夏天或者说下一个黄金年代会来么?

张亚东:我当然希望了。因为在我们节目里面的每一个队,各式各样的风格,都在播出后收获了好多忠实的拥趸。多了更多演出的机会。我希望能有更多乐队被大家看到并支持这样一群有趣的人。

年轻,就应该做一点不同的事情。也希望节目播出能让年轻人觉得我还可以这么玩,我还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玩搞一点事情,就够了。很有意思、很有趣。

(原标题:专访张亚东:现在就算是神曲,我也不排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网址:专访张亚东:第一次听摇滚乐像初恋一样,希望能真正迎来“乐队的夏天” https://m.mxgxt.com/news/view/1040366

相关内容

专访张亚东:第一次听摇滚乐像初恋一样,希望能真正迎来“乐队的夏天”
《乐队的夏天》:当摇滚遇到综艺还是摇滚吗?
谢天笑:一张摇滚与交响的专辑是怎样做出来的 ?
《乐队的夏天》:这个时代的摇滚乐队能成为文化icon吗?
乐队的夏天,为什么年轻人都爱张亚东?
从《乐队的夏天》说起,中国摇滚乐队的穿着是如何变化的?
高旗:摇滚乐已经死了,只有一首歌能救你(附图)
【专访】张亚东:好听已经不再是音乐的标准
批水木年华油腻、怼白举纲不摇滚,如何评价《乐夏》的专业乐迷?
一个乐评人的摇滚老故事

随便看看